✔超過 45 個職位空缺!!✔6個部門招聘
☞有意者可當天攜同個人履歷、身份證明文件、學歷及工作證明進行即場面試。
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們的正確引導。在育兒過程中,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(如過度要求關注、不自律等),照顧者卻沒有重視和作出規勸,壞習慣便會鞏固形成,伴隨孩子的一生。最理想的做法是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建立清晰的期望,並不斷教導他們如何達到這些期望。
今天我們邀請到澳門Freelance學前活動班導師Michelle,請她為大家分享一些例子,瞭解常見的誤區,家長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引導孩子發展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。
幼小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對錯,於是便不斷作出嘗試,有時候會做出家長眼中的偏差行為。不少家長誤以為責駡孩子「你可以乖一點嗎」、「你真是不聽話」等就能糾正偏差行為,事實上是相反的。
家長應直接把期望告知孩子,用正面的語言指導和稱讚他/她,讓他/她們去理解什麼是「正確」的行為。
例子:「你不要再跑來跑去了!」 正確:「請你坐下。」
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,家長從旁糾正;當孩子能做出正確行為時,家長加以鼓勵和稱讚,並鼓勵他持之以行,久而久之,孩子就能減少偏差行為了
但要注意的是,稱讚亦需要技巧,以下為最常見的三個誤區。
誤區1:「你今天真乖。」
孩子不會明白大人所說的「乖」是指什麼,是因為遵守規則?還是安靜不吵鬧?因此家長可以具體說出對孩子的期望,以及什麼樣的行為才稱得上「乖」。
正確:「今天在餐廳吃飯的時候,你能安靜地坐著自己吃東西,真棒!」
誤區2:「你好聰明。」
不斷稱讚孩子聰明的問題是,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基於先天因素,而忽略後天努力的重要性。所以如果孩子拿到好成績,要稱讚他「很努力」,強調他的成功是因為後天努力,而不是先天的聰明。
正確:「這些數學題都算對了,肯定是把老師所教的都記進小腦袋。」
誤區3:「你比妹妹強多了。」
家長應避免拿自孩子與別的小朋友比較,只比別的短處情況下,會讓孩子變得盲目和過於自信,形成自以為是、瞧不起別人等心理; 相反,如家長隨意評價孩子比不上別人,對於沒有自信的小孩,會覺得自己永遠比不上別人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跟自己比較,跟以往相比有沒有進步。
正確:「這首歌比上次彈得有進步,拍子清晰,要繼續努力!」
請大家繼續留意WeCare Happy Jobs,我們會繼續向大家分享筆記,而且還有更多不同專業和範疇的導師分享經驗!大家還有什麼想要瞭解的?千萬不要錯過啦!~
✔超過 45 個職位空缺!!✔6個部門招聘
☞有意者可當天攜同個人履歷、身份證明文件、學歷及工作證明進行即場面試。